周保中将军警卫员刘义权回忆3:斯大林秘密召见周保中
1
苏军攻克德国柏林后,西方战线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
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从西方战场抽调大量兵力调往远东,准备最后解决日本法西斯。
此时,我们的生活标准也有所提高,开始供应白面包和肉类食品。
1945年7月,在苏哈巴罗夫斯克列宁广场旁一座高楼里,苏联红军远东军对日作战总指挥部,正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研究进攻日本关东军的战略战术问题,部署进攻东北的路线和作战方式。
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从西欧战线调回来的苏军高级军官,苏军远东军区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作了战前动员报告。
参加这次会议的唯一中国军官就是周保中将军。
华西列夫斯基在会上征求周保中将军的意见。
周保中意识到苏军在反攻德国时,出于民族仇恨,滥杀了许多无辜,到中国后这类情况不知能否发生,再说连年战争苏军士兵纪律涣散,容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想到这里,周保中站起来说:
“东北人民被日军蹂躏了十四年,我希望红军占领东北后,一定要保护他们,爱护他们……'
接着他又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等情况。
周保中的一席话得到了苏军将领们的赞许。
接着,在远东军一方面军司令马列诺夫斯基要求下,周保中介绍了东北日本关东军的情况。
周保中从容地磕了磕烟斗,走到巨大的中、苏边境军事地图前,又将自己绘制的东北地区日本关东军战略要地分布图拿出来,对照着用俄语介绍了边境地区日本关东军的工事要点。
日军修筑的大型碉堡群、机场、军营共29 个,战线总长1500公里,五千个准备工事。
据最近抗联小分队侦察报告,绥芬河地区的天皇库虎山和天长山构筑碉堡五公里长,宽6米,火力点12个,钢筋水泥堡垒9个,炮阵地4个;
满洲里地区构筑碉堡群、机场、军营17个,长为1200公里, 8000个永久工事,火力点220个,土木火力点19个;
密山地区构筑永久工事及火力点420个,钢筋水泥掩蔽部127个;
珲春地区构筑碉堡群和各种火力点758个,炮阵地106个。
担负绥芬河方面主攻任务的苏军军官克雷洛夫不停地往本子上记着,担负主攻满洲里任务的苏军军官布尔马索夫少将、扎哈罗夫大将,也认真地边听边记。
听了周保中这番介绍,苏军将领感到十分惊讶,他们认为这些军事情报非常详细,会对苏军进攻东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苏军提供了必胜的保障。
马利诺夫斯基伸出大拇指对周保中说:“好!好!谢谢你,你帮了我们的大忙了,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作为周保中的警卫员,一直站在会议室外边三个多小时,聆听了这次高级军事会议的全部内容。
会后,我和周保中将军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北野营。
在路上,我们看到城市的大街上到处是军人、军车。
还有青年学生组成的参战自愿者,他们背着红十字包在街两旁待命出发。
浓浓的战争气氛迷漫在街头。
周保中说: 看起来哈巴罗夫斯克就像个火药库,随时会爆炸啊!
回到北野营后,周保中对官兵进行了总动员,号召全体指战员抓紧最后时机军事训练,以迎接返回祖国的战斗。
2
1945年7月8日,刘亚楼来北野营对周保中将军说:
“有一个紧急情报,前几天蒋介石派宋子文到莫斯科,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他,宋子文要求苏联政府和国民党一同进入东北接管政权,并征求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提出苏军不要向中共军队提供物资援助。斯大林没有明确表态。宋子文没有得到苏联政府的承诺,低调飞回重庆。”
刘亚楼又接着说:
“你最好通过远东军马利诺夫斯基联系,请求国际88旅向斯大林同志汇报工作。”
周保中也感到事情重要,于是同马利诺夫斯基联系,于7月10日接到远东军区电报,斯大林同志邀请周保中、崔石泉同志赴莫斯科见面。
我作为警卫员随同周保中乘飞机到达莫斯科。
第二天上午10时,斯大林同志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小会议室亲切接见了周保中和崔石泉等同志,我有幸陪同周保中进入会议室。
斯大林紧紧握着周保中的手,高声地叫着周保中的俄国名字:“关特拉雪夫同志你好!”
并招手让崔石泉坐在沙发上。
原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托洛夫也在场。
斯大林这次能这么快接见周保中,是因为他收到了远东军区第一、二方面军表扬奖赏周保中的电报,高度评价周保中在远东军区高级军事会议上的情况介绍, 对苏军进攻东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促使斯大林下决心下令苏军从满洲里、蒙古、远东海滨三路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
斯大林笑着说:“你配合苏军作战反攻东北,我真高兴!你梦寐以求的东北解放将要实现了。金日成同志回朝鲜好好建设自己的祖国。我电告延安的毛泽东同志。”
斯大林又对周保中说: 'K,你在自己的祖国东北坚持抗日游击运动,其功照千秋。”
周保中回答说:“我是党中央派往东北来的,功照千秋的是毛泽东同志。”
斯大林说:“你用俄文给我写的三次报告材料,对远东军区苏军代表王新林的斗争是正确的,王新林想取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党组织的作法是错误的,保持东北党组织的独立性是战略上的需要。还有1938年王新林将赵尚志将军骗到苏联,并将其关押在哈巴监狱一年的作法也是错误的,鉴于王所犯的错误,我们已经将他撤职,交有关部门处理。”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斯大林和季米托洛夫斯基同周保中紧紧的拥抱。
周保中和崔石泉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汇报了斯大林接见的经过,并传达了支援88旅弹药、武器的指示。
傍晚,周保中、崔石泉和我秘密回到了北野营。
1945年8月1日,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周保中建议抗日联军指挥员全部更换一个假名字,周保中改名为黄绍元,张寿篯改为李兆麟,崔石泉改为崔庸健,我也改名为刘义权。
周保中还为东北抗联全体将士拟定了政治、组织、行动三个备忘录,印刷成册,人手一份,要求大家随身携带,在反攻东北时要坚决按此执行。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正式宣战,9日苏军分三路进攻东北。
当天周保中同志召开了紧急东北党委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崔庸健、李兆麟、冯仲云、金光侠、彭施鲁等十三人。
为积极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对日作战,党委会做出了五项战地任务与方针的决议:
一、抗日联军国际教导旅,配合苏联红军三路进攻东北,要在国境线组织150人的巡逻小分队。
二、进攻东北要帮助苏联红军维护好占领区的革命秩序。
三、在苏军占领区要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发动群众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
四、东北抗联在我党红军和八路军之间起到向导和桥染社用,迎接党中央八路军。
五、东北被国民党占领,我们要继续在东北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中共东北党委员会经过大会讨论还作出了对东北十二个较大城市占领后的委员分工:
冯仲云带刘铁石等20人抢占沈阳地区;
周保中、崔庸健、王一知带领13人抢占长春地区;
王效明委员率领30人抢占吉林地区;
姜信泰委员率20人抢占延吉地区;
董崇彬率6人抢占大连、营口地区;
李兆麟将军率领12人抢占哈尔宾地区;
王明贵委员率领20人抢占齐齐哈尔地区;
王均委员率领10人抢占北安地区;
张光迪委员率领9人抢占海沦地区;
彭施鲁委员辜领11人抢占佳木斯地区;
金光侠委员率领17人抢占牡丹江地区;
马广荣、葛风仪等人抢占鞍山、辽阳地区。
还有一批同志占领其他重要县城和军事要地,总计分为56个接收小组,同苏军统帅部协商后,苏军占领城市的卫戍司令部,抗联负责同志一律任卫戍司令部的副司令员。
3
1945年9月8日上午,在苏联伯利城南马克斯克机场,四架军用运输机,将我们第三批返回祖国的抗联战土送上蓝天。
我记得同机的有周保中、崔庸健、冯仲云、王一知、刘铁石、庄风、于保合约20人。
飞机在黑龙江上空飞行,后又沿松花江往南飞。
抗联官兵望着他们曾经战斗过的祖国大地,心情格外激动。
当飞临汤原县城上空时,刘铁石这条硬汉子流泪了,他曾在这个县当过教育局局长,这里是他的家乡,他从这里走向抗日战场,他多想看看这座阔别数年的县城,多想看看这里的父老乡亲。
飞机在长春机场降落,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就连经历过多少生与死的周保中将军也热泪盈眶,他第一个走下飞机,将脸紧紧贴在祖国大地上:“祖国啊!我们回来了……”
所有人下飞机后都不由自主地亲吻大地,那场面真是感人,让人一辈了也忘不了。
冯仲云同志在长春只呆了一天,就带着刘铁石等20多人乘苏军安排的火车南下沈阳。
1945年8月30日,八路军李运昌部与苏联红军配合解放了山海关,9月初挥师东进,先头部队曾克林部于9月6日已经到达沈阳驻防。
冯仲云9月11日同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接上关系后,得知八路军先头部队已到沈阳。
当天他去沈阳市政府会见盼望已久的八路军领导曾克林同志。
这是东北抗联抗战十四年第一次同关内八路军会见,在热烈的气氛中,共同研究了接收沈阳和向党中央汇报等问题。
当天,周保中接到冯仲云的电报,告知他已同八路军领导在沈阳会面了。
这一特大喜讯振奋人心,他高兴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周保中立即向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请调一架飞机,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
苏军很快就批准了。
派一架飞机,并安排一名懂中文的大校卫斯列夫带队。
原计划让冯仲云同志前往延安,后因故未能成形,他便写一封信给党中央汇报东北抗联和苏军接收东北几个城市的情况,请曾克林带去。
9月14日,曾克林等同志乘飞机赴延安,向在家里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同志汇报了东北的情况,少奇同志当即决定,成立以彭真为首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陈云等同志乘苏军飞机于9月18日到沈阳进驻大帅府。
1945年9月19日至10月7日,召开了有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等人参加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东北所面临的局势,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东北抗联只有冯仲云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冯仲云给周保中同志写了一封信,大意是:
彭真、陈云同志于9月18日已到沈阳,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我已同他们接上了关系,并参加了东北局第一次会议,彭真同志约在下月邀你们来沈阳汇报工作,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沈阳秩序稍好,但胡匪甚多,工商等各业正在恢复。
周保中接信后,立即组织人整理档案和材料,准备向党中央汇报。
据冯仲云同志回忆:
“1945年9月,我与彭真同志会面时,彭真曾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最艰苦,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艰苦抗战。”
这是彭真同志代表党中央给予东北抗联最高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